来源: 中国建设报
政府监管方式和职能转变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放管服”改革。对建筑业管理实行简政放权,包括优化资质资格管理,缩小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优化建筑市场环境,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试点放宽承揽业务范围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这意味着给企业释放活力,政府在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信用体系、工程担保及个人执业资格等相关配套制度将加快推行,打破传统禁锢,只要有资金、技术、信用和担保,企业也可以试点突破资质要求投标承揽工程。这就要求企业由原先的资质战略转向市场化的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力才是企业生存制胜的根本,良好的市场信誉将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而失信的企业将寸步难行。因而,企业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诚信为本,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受之前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工程建设环节碎片化,分割极为严重,尤其是工程总承包推广缓慢,全过程工程咨询几乎没有,建筑企业多集中于建筑业价值链的低端,在附加值高的融资建设、建筑设计顾问专业咨询等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完善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带动我国建筑企业从低端走向高端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这包括构建三足鼎立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明晰工程建设各方的权责利,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促进设计施工深度融合,由分割管理转向集成化管理;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尤其要发挥建筑师的主导作用,由碎片化转向全过程。同时,市场主力应两头发展,龙头企业即总承包企业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做优做强,而大量的专业企业在细分市场中做专做精做细。
建筑行业应该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机遇新挑战,进行创新和自我变革。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优更强,从建筑大国转向建筑强国。